close
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此章謂巧言令色之人少仁。鮮仁之人,難與共事。
巧 言,善於辭令。令色,以容貌悅人。仁由本性而來。中庸云:「天命之謂性。」治國平天下,必須明性。性難明,必須學道。道仍難明,遂講德。德猶難明,遂講 仁。仁從二人,人與人相處,須講厚道。巧言令色之人,仁厚既少,與言道德更難。學仁者多於此處省之。經文:「鮮矣仁。」鮮仁,是少仁。古注或說為無仁,則 非經義。
【雪公講義】
【考證】
-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今舉四端。以其為言與色,可為取法者。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
- 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 曲禮曰:儼若思,安定辭。
- 又曰:禮不妄悅人,不辭費。
【按】此四端皆言色之誠中形外,於人信而不欺。仁者人也,故不害仁,自無巧言令色之弊。再此章提出鮮仁之人,正與前章崇仁互映,或編者類聚有意。
參考網站:
論語全文
讀論語。學英文
3 | 學而: |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
學而: | 孔子說:“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人,很少有仁愛之心。” |
3 | 學而: |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
Xue Er: | The Master said, "Fine words and an insinuating appearance are seldom associated with true virtue." |
參考網站: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