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中的11個錯誤想法

 

我最近成了一名風險投資人,所以經常可以遇到一些創業者在創業時常犯的錯誤。 為了避免一遍又一遍的重複說教,我想把這些錯誤在這裡做一個總結:

迷思一:一個好想法就可以讓你賺大錢

事實是好想法對於商業 成功既不是充分條件也不是必要條件。 微軟應該算是獲得商業 成功的典型,但是在它的整個發家史上卻找不到一個完全獨創的“好想法”。 事實上微軟正式通過模仿對手的想法並在競爭中打敗對手而一步步發展壯大的。 Google確實有一些獨創的,像PageRank,Ad-words,廉價機器集群等。 但是這些沒有一個是由Larry和Sergey想出來的。 這並不是說Larry、Sergey和Bill不夠聰明,實際上他們三個比任何人都要犀利。 但如果你認為他們只是有一天突然有了一個靈感接著就發財了,那隻能說你是癡人說夢。

迷思二:東西做出來自然會有人用

有時候事實確實如此。 Google就是個好例子。 但是像Google這樣的公司只是鳳毛麟角,更多的公司生產的產品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賣不出去。 我自己就有這樣的慘痛經歷。 那是我在1993年創建的第一家公司,名字叫FlowNet。 它同時也是一種新的高速局域網通訊設備的名字。 10M的傳輸速度是當時的標準,但FlowNet提供高達500M的傳輸速度。 在後來的五年中FlowNet一直都是擁有最佳性價比的網絡設備。 它甚至提供了一個內建的可保證畫面質量的視頻流媒體服務。 如果FlowNet能夠得以流行全世界,今天的視頻流媒體將比現在的狀況要好得多。

但是儘管FlowNet在技術層面上可以打敗任何競爭者,它卻在商業上遭受了巨大的失敗 。 我們連一塊也沒有賣出去。 原因很簡單:它與局域網標準不兼容。 如果當時我們做足功課,做些市場調查,我們就會知道兼容性即使不是致命的也將會是個大問題。 那樣我們就不會把自己數以萬計的美元浪費在專利申請和样片生產上了。

迷思三:如果你不申請專利,別人會偷走你的想法

事實上沒有人會對你的想法有興趣,除非你的想法被證明是成功的,但那時對於偷學者為時已晚。 即是說真的有人對你的想法非常認同,但是他聰明的話自然會選擇跟你合作,如果不是,他做什麼都是威脅不到你的。

有時候專利還是有點用的:它會讓投資人感覺很保險。 但我強烈建議你自己來處理專利申請,通過一些學習你可以做得比專利申請代理商做得更好,而且可以節省一大筆錢。

迷思四:你的看法很重要

事實上你和你的合夥人對你們產品的看法沒有任何意義,重要的是客戶會怎麼看待你們的產品。 我們很自然的會假設,如果你和你的伙計們都認為你們的產品很好,那麼其他成千上萬的人們也會這樣認為,事情有的時候是這樣,但大多數的時候不是。 原因是你是如此的聰明可以設計出這麼好的產品,那麼你跟那些產品的使用者是不一樣的。 相對於你,你的客戶們要更為平庸一些,他們的口味也會更為平庸一些。 如果你的產品是為了迎合那些會在乎你自己在乎的那些東西的人的話,你的用戶群將會非常小。

迷思五:盈利模式都是假的

就像迷思二一樣,有時候這也是事實。 像CarlSagan常說的“預言是失敗的藝術”。 你永遠也無法知道你的生意會賺多少錢,也無法知道要花多少錢去佔領市場。 需要盈利模式的理由是讓你自己做一個全面的思考,並讓自己確信投資將會得到回報。 如果你經過計算發現,即使只是要保持不虧損你的用戶群也必須比現在的市場大十倍,那麼你也許就需要重新考慮了。 就像艾森豪威爾說的,計劃一無是處,但作計劃卻不可或缺。

以此為基礎,很多創業者們都會犯一個典型的錯誤。 他們常這樣說“只要我們佔有哪怕是1%的市場份額,我們也會賺大錢”。 這樣的說法直接暴露出你沒有仔細的分析過用戶的需求。 你也許同樣會說“100個客戶中至少會有一個客戶買我們的東西吧(或者坦白地說,這一點也不能肯定)”。 這樣想根本無法增強自信心。

 


 

  參考資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神隱鮮菇 的頭像
    神隱鮮菇

     神隱鮮菇 の 轉角小舖

    神隱鮮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