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精神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樣
澄清兩大誤區
誤區一創業精神的傳統觀念往往與新興企業或小型企業相關聯。
亞馬遜網上書店出售的圖書當中,就有2400冊以創業精神為主題。 但是,這些書籍幾乎千篇一律以傳授或傳播創業知識為宗旨。 然而,對於創業精神來說,這種理解未免過於狹隘和片面。 調查表明,CEO們大多也同意,事實上創業精神還有其更為廣闊的發展舞台。
和一個人的皮包公司沒什麼兩樣,對數千人規模的大型跨國企業而言,創業精神同樣不可或缺。 事實上,無論是上市/政府、私營,還是非贏利類組織,在所有經濟部門當中,無處不見創業精神的巨大身影。
創業精神的價值還以諸多不同的方式予以體現:促使產品和服務的創新、開發全新的經營方式以及建立更為高效的公共服務等等。 人們注意到“社會企業家”的崛起,他們以提高社會效益為明確目標,而非一味追逐商業利潤。 我們訪談的CEO當中,有2/3的人相信,國家公務員同新興互聯網企業僱員一樣,也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揚創業精神。
誤區二說起企業經理人,往往使人聯想起孤膽英雄式的高大形象。
其實,在較大型企業當中,發揚創業精神事實上並不需要任何人,甚至是領導者本身,具備所有這些特質。 相反,人們能在企業每一個角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它無處不在。 當員工攜起手來,更產生了創新思路的源泉,在此過程中,每個人的特長在不同階段得到了充分發揮。
500人以上規模的大型企業中,有3/4的被訪主管認為,臃腫的組織結構和官僚繁複的管理機制是阻礙創業行為的一大絆腳石,其中1/3以上甚至認為是極為嚴重的障礙。 而在500人以下規模的企業中,更有近半數的主管對此深有感觸。
與此相似,在較大型企業中,有55%的高級主管認為,決策緩慢常常導致企業創新思路的白白喪失。 而500人以下規模的企業當中,也有42%的被訪者對此持有相同的觀點。
創業精神的定義
定義:組織上下齊心協力,發揮創造力,抱著必勝的信念,甘冒風險,努力使創新設想付諸實踐,最終創造價值的過程。
埃森哲的調研結果指出,組織不論規模大小,歸屬哪個經濟部門,創業精神始終與某些普遍適用的行為特性相關聯:
創造力和創新能力創造力是創業精神的核心,因為它使思維和工作方式的全面創新成為可能。 發揮創造力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洞察先機的能力,姑且不論機遇是大是小。 英國維珍集團的RichardBranson爵士評述道,“我的一生總是遵循這樣一種處世原則,那就是通過把握機遇和冒險精神謀求事業的成功 。某些最佳的設想最初甚至脫胎於慘痛的教訓,因此就得解放思想,以開放的心態,不以一時成敗論英雄,從失敗當中認識其可貴之處……只要有足夠耐心仔細傾聽,好的設想終將納入企業的發展軌跡和框架,而這就是今天的珍維集團。”
實施能力僅僅發揮創新思維還不夠。 創業精神的成功還體現在把創新思路付諸實踐,最後轉化為現實。 英國金融研究網站DigitalLook 運營主管AndyYates發現,事實上最後他已別無選擇,只能把創新思路付諸行動:要使你的商業設想付諸實施從來就不會是一個輕鬆的決定;但對我來說,什麼也不干才是更為痛苦的抉擇。 優秀的企業家們了解自己周圍的人才和環境,並能有效地調動一切資源,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必勝的信念創業精神還體現在對成功抱有必勝的信念。 堅信自己有能力改變企業既有的經營方式,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和滿腔的熱情去爭取成功。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免不了出現危機和困難,越是危急當頭,就越需要我們付出更大的熱情和勇氣,自我勉勵,堅持下去闖過難關。 正如BillGates所說,面對挑戰微軟員工幾乎達到了樂此不疲的境界,這就是微軟帝國賴以構建的堅實基礎。
注重價值創造企業家們不懈以求的目標就是要為個人和企業創造出嶄新的價值。 再有就是要“標新立異、與眾不同”。 我們這裡所說的價值不能片面地理解為追求利潤最大化。 它有豐富的內涵和表現形式,如組織的文化變革,或政府部門更高的運作效率。 這通常就意味著謀求長期的價值體現。 許多最有效的創業活動往往以年而非週或月為單位,作為衡量成功與否的標準。 評判一項新設想的潛在價值就要求我們解放思想,轉變傳統思維方式,重新理解價值創造的全新含義。
甘冒風險創業精神要求企業家具備超人的膽識,勇於承擔多數人望而卻步的風險事業。 然而,企業家們迎接風險的方式也各有不同。 如英國TheBigIssue雜誌創始人JohnBird正是通過風險的把握而獲得成功的。 Bird說,企業家甘冒風險的勇氣從某方面看來自他們熱衷於接受挑戰的滿足感。 然而,有一些企業家更是充滿自信,在他們的字典裡根本沒有風險二字。 巴西新興互聯網企業ig. com的AleksanderMandic就
是這樣一種人。 他說,他並不認為自己是在冒險,因為他根本沒有看到任何風險的存在。
在企業中的運用
在調查當中,相對而言,微軟是唯一一家得到各國企業家廣泛認同的企業。 即便如此,微軟的提名率也僅佔被訪主管總數的5%。 而其他知名企業提名率更低,而且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提名來自本國被訪對象。 例如,Sony和Ericsson分別有3/4的提名來自日本和瑞典和被訪主管。 而提名三星的被訪主管幾乎全部來自韓國。 更令人吃驚的是,還有17%的被訪主管認為目前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企業真正具備創業精神。
這些數字表明被訪主管們顯然對創業精神的含義各持己見,看法不一。 但是,除新興互網企業之外,這裡我們仍可歸納出普遍為企業所採用的以下5大創業精神運用模式 。 當然一家具備創業精神的企業可能同時表現出上述一種或多種模式的特徵:
戰略型企業戰略型企業往往以卓有遠見的領導團隊為核心。 他們產生大膽戰略性舉措的靈感,努力追求全新的經營方式,為股東創造價值。
為了抓住新的發展機遇,戰略型企業的目標通常是脫離母體企業,圍繞全新價值體系創建新的企業,建立與母體大相徑庭的組織結構和企業文化 。 例如,法國公用事業和媒體公司Vivendi和美國能源企業Enron就是很好的例子。
留言列表